热点资讯
孩子睡醒后的三个“聪明”信号, 咱家娃占一个就是潜力股了
发布日期:2025-08-06 00:47 点击次数:98
成为育儿博主后,我发现,身边的朋友总会找我请教育儿问题。
比如,闺蜜小芸问我,我家二宝每天睡醒就哭,大宝能自己玩大半天,这差别也太大了吧?为啥会这样呢?
我忽然想起来,最近去做线下讲座时,确实有不少家长,为了孩子睡醒后的不同表现觉得困惑。
这篇文章,我就跟大家梳理一下,娃睡醒后的三个“聪明”信号,来看看你家娃占了几条?
说实话,能占一个,就是潜力股啦!
睡醒不哭不闹,专注力好
有次去社区早教中心讲课,我看到两个孩子睡醒后不同的表现,带来了一些思考:
刚18个月大的双胞胎兄弟,哥哥睡醒后,安静地看着天花板,好像知道一会儿就有人来,一点也不着急;但弟弟睡醒后,马上就放声大哭,生怕别人不知道他醒了。
一旁的妈妈很焦虑:“也不知道哥哥总是这样安静,以后会不会太内向了?”
站在她旁边的早教指导师说,怎么会呢,这说明孩子有深度观察的能力,专注力也不错呢!
确实,有不少家长觉得,孩子不哭就是太乖,可能以后会太木讷、呆板。
但其实,脑科学家认为,当孩子专注观察时,大脑会形成独特的神经回路,并促进突触的紧密连接,有利于专注力的发展。
所以,那些醒来不哭不闹的孩子,往往在之后的表现中,专注力更好。
醒来就笑,情商高、共情能力强
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理论指出,婴儿在2~3个月出现无差别社交微笑,6个月左右开始学会“看人下菜碟”。
简单来说,最初的微笑是无意识的,但6个月以后,会根据实际情况做出反应。
你会发现,那些醒来喜欢笑的宝宝,入睡时也是比较香甜的,睡眠质量更好。
微笑是一种多感受,多器官协作后,产生的表情。
比如,因为触觉、听觉比较灵敏,当被拥抱或者听到父母的声音时,大脑释放多巴胺,会产生愉悦感,自然就会笑起来了。
如果依恋关系建立得很好,宝宝会通过微笑吸引父母的关注,获得更多安全感。
还有,大脑神经系统的成熟,也会让宝宝更喜欢微笑。
这种情况是,由于大脑皮层和边缘系统的发育,宝宝知道周围的环境是否安全,确认后就可能会有微笑的表现。
所以,醒来就笑的宝宝,一是安全感很足,二是能灵敏地对周围环境做出确认,共情能力很强。
有研究发现,父母对婴儿笑的积极回应(如模仿、说话)会强化这种行为,形成良性互动循环。
Tips:多对宝宝笑一笑,他会更乐于回应你哦!他的情商、共情能力,也在无形中提升。
醒来就乱动,思维能力强
壮壮妈总会跟我吐槽说,壮壮睡醒后总会在床上“打拳”,手舞足蹈的。爸爸觉得太闹腾了,总会上前阻止,或者干脆给娃用上睡袋,避免他乱动。
我告诉壮壮妈,以后可以让娃随意动,你只要确保安全就可以了。
因为,手脚的协作,其实也是帮孩子构建空间认知和提升思维能力。
运动发展心理学证实,大肌肉运动与思维能力呈正相关。
这句话的意思是说,当孩子的大运动、肌肉运动在发展时,思维能力也会得到提升。
你有没有发现,那些醒来就爱动,平时总坐不住,动来动去的宝宝,思维总是很活跃?其实,就是这个缘故。
而且,通过这种活动,还能帮孩子发展出,解决问题的能力,为以后学习数学、物理等抽象学科奠定基础。
大宝小时候睡醒喜欢乱动,我就跟他一起玩“障碍游戏”,用枕头堆成山,用被子做成河,让他一个个翻越。
在这个过程中,不仅锻炼了运动能力,还让他的各项认知得到了发展。如果你有时间,也可以试试看,很有意思哦!
碎碎念:
《发展心理学》中有一句话:“儿童日常行为的细微差异,可能是神经发育的表现。”这也告诉我们,儿童的成长,各不相同。
哭闹也好,微笑也罢,每个娃的表现,都是基于自身感受做出的。
我们家长能做的,就是尊重这些表现,并做好“安全守卫员”,等待娃一点点成长哦!你家娃睡醒后,会有哪些表现?评论区告诉我吧!